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- 资 讯 - 近期展讯
 发表日期:2014年12月10日 编辑:news 有2203位读者读过此文 【字体:
 
 


  郭润文·冷军油画版画展在上海顺利展出

  美颂雅庭设计师交流会议在武汉荣宝斋召开

  武汉画廊协会筹备会在武汉荣宝斋艺术机构召开

  汇园图话——樊枫水墨作品展

  冷军、郭润文等艺术家正月写生昨日开始

  武汉荣宝斋“2015年春季艺术收藏品专场拍卖会”成功举办

  寿星泼墨赋彩 羊年平添春色——国画大师彭祖华《泼墨赋彩迎新春》精品展在武汉荣发宝斋展出

  武汉荣宝斋2015年春季艺术收藏品专场拍卖会



 

万紫千红总是春——程生达花鸟画展

出品人:鲁静

主办单位:武汉荣宝斋

支持单位:武汉画廊协会(筹)

展览时间:2014年12月13日 — 2015年1月12日

展览地点:中山大道958号【武汉荣宝斋】一楼、二楼展厅

 

        生达画梅,早已成名。他有一方印:“一生知己是梅花”,可见他对梅花的识见之深,感情之笃。梅花位列四君子之首自古迄今,于诗中画里被赋予高洁雅逸、铁骨冰心的品格,有无数精品佳作传世,可谓传统深厚,其对今之画梅者足之借鉴。然而今之画梅者,如要脱略旧格,自辟新径,却也不易。
        生达以数十年之功,对梅花观察写生,对传统深入研究,吸收新的表现方法,不断探索尝试,终于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。在我的印象中,他早年的画梅,枝干劲挺,花繁气盛,富于青春活力,正与壮年的他,意气相合。近日见其画梅新作,却又是一番新的景象:老干盘屈,结节暴突,枝干纠结多姿,着花层叠茂密,加之多作大幅,章法宏阔,给人以梅花愈老愈精神的感觉,这大概与他由壮年而渐入老境不无关系。
        我曾于昆明乌龙潭公园见过唐梅,历数千年风霜雨雪而仍然生机旺盛,可谓寿者之相。生达画梅得此意象,知其人亦必大寿。如《铁骨生香》、《冷香清艳图》、《香魂》、《梦暖雪生香》等,可谓这一时期的代表。那横空恣纵的老干,那斑驳槎枒的皴裂,记载着悠悠岁月,历史沧桑,引人遐想,耐人品味。
        生达于画梅之外,还在不断地开拓题材范围,于竹石、禽鸟、牡丹、山花野卉等多有佳作。其画竹,用笔爽利,挥洒自如,穿插取势,临水傍石,清风飒然,俱见竹之性情。如《三清图》、《竹香新雨后》、《悠悠雨初霁》等,不仅画竹的本身,而且将其置于雨露风霜、山野林泉间,创造了一种更为丰厚的视觉氛围,从而与传统的画法拉开了一定的距离。显然这是吸收了西方绘画的某种表现方法,也因他曾画水彩之故,但他与没传统的画竹,已经达到了浑融无间的地步,成为对传统的突破和发展。
        至于牡丹和山花野卉中的紫藤、百合、美人蕉、萱花、鸢尾以及许多不知名的小花小草都给人以生气扑面、清新可喜之感。如《香满幽谷》、《春之曲》、《青霞紫雪图》、《春在濛濛细雨中》、《紫云绕石边》、《绿静春深》、《花细香满溪山》等,或漫山遍野自由竞放,或依托泉石幽谷自芳,闲情逸趣,各有妙诣。
        在画界有一种现象,就是画家到了老年,容易僵化、退化,而生达则不同。我通过比较他的旧作和新作,发现他在艺术上还正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中。这固然与他的勤于实践,善于思悟分不开,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他对艺术的虔诚。艺术使人不老,青春常驻,他定会不断走向新的更高的艺术境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鲁慕迅  癸己仲夜于大江之滨枕浪阁中



  相关专题: 近期会展
  专题信息:
  郭润文·冷军油画版画展在上海顺利展出(2015-4-29 15:52:05)[5832]
  2015樊枫水墨作品展即将开幕(2015-3-13 10:35:17)[2380]
  汇园图话——樊枫水墨作品展(2015-3-11 10:09:37)[4006]
  寿星泼墨赋彩 羊年平添春色——国画大师彭祖华《泼墨赋彩迎新春》精品展在武汉荣发宝斋展出(2015-1-24 16:18:39)[4615]
  唤醒耳朵 来武汉美术馆倾听湖泊的声音(2014-12-9 10:13:42)[2062]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相关信息:
  没有相关信息


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

 
版权所有 Copyright © 2007-2022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中山大道958号
联系电话:027-82833225 18907139325 E-mail:chinarongbaozhai@qq.com
鄂ICP备06004089号-1 鄂ICP备2022012434号-1